天涼好讀書

三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

  • AI 的它時代

    最近被唸大學的外甥問到未來的規劃,我的回答是書唸夠多就好,把多的時間拿去探索世界吧,畢竟未來的世界變動實在太快,與其花時間追求更多的學術成績,不如花時間去認識人跟環境。
    因為等到畢業的時候,那時會出現什麼工作還不知道,重點是訓練自己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以及培養對世界的「好奇心」。

    平常去大學分享職涯探索時,都會舉一個例子…大家都覺得學校科系與工作一定要正相關,所以好像選錯科系就完了,因為就會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,但是難道所有社群小編都唸過社群小編系嗎?或是有一種科系教你成為youtuber嗎?

    今天參加<AI 的它時代>的新書發表會,也不斷在思考,我們何共有幸,身處在AI的大拓荒時代,大學時代的科系分類、公司的職務分類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,這是幾代之前無法想像的。

    從www世代到Mobile世代再到AI世代,唯一不變的是「改變」,只是改變的速度愈來愈快,而每代的迭代都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重構和學習方式的重塑,也是職務的大滅絕及大爆發,怎麼確保自己的工作在被滅絕前找到新的方向(個人也是,公司更是!)就需要持續地探索及學習,超開心今天能參加發表會,與作者有深度的互動,理解思考該如何應對AI世代的浪潮,如何讓團隊擁有成長心態。

    在書中也有各式給公司及個人成長的實作指引,可以減少一些應對AI浪潮的焦慮(笑)

  • 創造未來

    SpaceX升空記

    剛好看了SpaceX的記錄片,又在圖書館借了SpaceX升空記,感覺自己是跪著讀完的!另外看著書上的每個人,在紀錄片中娓娓道來自己的親身經驗,也讓我突然覺得似乎跟他們都產生了連結。

    有願景的一群人,不是單純把人送上太空,而是以發展太空文明為使命,在發展初期,沒有人可以想像這群小毛頭可以真的做到,也沒有人可以想像居然可以用迭代的方式來建造火箭。

    每次的失敗都是為了下一次的成功,而面對每次不可能,馬斯克就只是聳聳肩告訴團隊「思考如何達成,而不是想不可能。」「不要告訴我以往都怎麼做」

    所以,SpaceX挑戰人類史上成功可回收的火箭,將發射成本降至不可能的低,成為第一個除了以國家為名的單位,第一個將人送上太空的私人公司。

    很喜歡這個持續創造未來的故事,上星期大家都在關注AI 新聞的當下,SpaceX又在星艦第三次試飛取得重大進展!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馬斯克怎麼組成這個夢幻團隊,以及寧缺勿濫的用人原則(當然還有比較現實的,喜歡找無家無室的員工才能每週80小時工時XD)

  • 《致富攻略》準備40%就衝了吧!

    補班日特別請了一天假和好姊妹聊了一整天,好姊妹J是我大學麻吉,我們多有緣呢?我倆生日日期差5天,同是雙寶媽;兩個人連生小孩都只差10天,然後那兩個小孩現在在同一間小學唸書,常常在學校相遇跟聊天。

    How to live a rich life?

    J是個事業有成的會計師,彈性工時、可以在家上班,還能去接小孩上下學,薪水還屌打我這個標準工時的IT manager,一直是我想要仿照的成功女性代表,所以特別約出來聊「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的自雇者?」而好姊妹J一聽到我的提問卻是大驚失色!「我才羨慕妳!我平常這麼廢,哪像妳管個20幾個人的大部門,還能接講座,寫部落格?」

    結果本來是討教之旅,卻變成生涯探索一對一session,收費:一頓下午茶XD

    過年時看了一部Netflix 的實境節目:致富攻略,這個節目以拉米特·塞提的暢銷書《從 0 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》為基礎,透過一季的節目,帶著好幾個家庭走向Rich life。為什麼突然從聊天跳到影集,因為我發現在我眼前的這位成功女性並不快樂,雖然有著高收入,卻沒辦法欣賞自己的任何成就及作為,不需工作的時間被視為「廢」(在我卻是羨慕到炸啊!),在分享自己怎麼有系統的紀綠及實踐自己的計畫後,J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「成就」。

    人生就是不停地探索,然後對自己誠實

    長久以來,我不太喜歡談錢的事,年輕時是月光族;成家後被開門七件事追著跑,也懶得去談錢(另外也覺得錢很俗氣),結果就是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…一直到這幾年開始紀錄生活大小事,才發現…原來我只是在逃避,逃避其實自己不太會賺錢(理財)的事實。透過Netflex的影集,我也開始重新思考我心目中的富足人生,我該怎麼生活,我的家庭會怎麼生活(然後誠實告白並寫下來)

    後來我發現自己比我想像的要富有太多了,有穩定工時的工作沒有任何負債、還有能力去斜槓、在教會中可以服事,其實早就過著富足人生啦!(只是沒有買房而已=>這又是另一個需轉變的心態。)不過我還是有些想挑戰的方向,期待自己能活得更自在,能讓更多人得到幫助。

    準備40%就衝了!

    雖說有想挑戰的方向,活得很富足,但也沒有奢侈到可以瀟灑祼辭完成自己的夢想(笑)我還是拿出自己PMP+CBAP的專業,把自己當作商品來好好評估評量一番,想出各式計畫:我期待在2年後看到自己能走向「成為專業的自雇者」的道路。然後,邊向宇宙下訂單,邊把憲哥的書拿出來膜拜(大誤),不要只講空話,而是真的執行。永遠沒有時機成熟的一天,只有敢不敢衝的那天。

    我會全力以赴。

  • 享受挑戰,贏得漂亮

    充滿創業魂的小子

    在逛圖書館時,無意看見這本書,實在覺得自己太幸運了,可以用這本書一窺戴爾電腦創辦人的傳奇故事。

    最近身邊發生了很多事,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,為何而忙?前陣子跟公司的職場前輩在碎唸,覺得自己好像做了很多(像是近20場,涵蓋人數>400人的M365教育訓練)又覺得自己做成的事很少(畢竟以前都在做系統導入,今年迄今…掛零。)前輩(也曾上過我的課)很認真對我說「我覺得,妳做的事很棒!」 也讓我躁動的心又安心了不少。

    這兩天逼著自己刻意放空,意外看到這個超棒的書,整整兩天不管人到哪,這本書就帶到哪(連帶小孩去吃飯也帶著,趁上菜前還可以翻個幾頁XD)Dell 這家公司對我來說這家公司是奇異等級的(LKK的感覺),看到書皮的作者照片,我還直覺這位Michael Dell是富二代(創辦人是他爸之類的),想不到我真的愧對Dell,原來封面這號人物是貨真價實的創業一代!

    在跟先生聊戴爾電腦的故事時,他也誤以為Michael Dell應該年紀跟比爾.蓋玆差不多,結果卻是他本人今年還不到60歲!

    這本自傳巧妙地以2013年Dell 私有化為基點,切成兩段交錯的敘事線,邊看著這位在宿舍組電腦轉售的小子,從18歲一路衝刺到底的故事,一邊看Michael Dell經歷了下市風波到併購VMware再到重新上市,貫穿全書的仍是這位衝衝衝的一致信念:「享受挑戰,贏得漂亮」

    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是,在2013年Dell面臨危機,Michael Dell選擇做自己,而華爾街的評論家們無情地批判「終究Michael Dell無法讓Dell 成為下一個三星或蘋果」而戴爾的心情卻是「我只在乎我能否把帶舊的Dell變成新的Dell而已…」。

    看完這個衝衝衝的人生,我也覺得大受鼓舞,最大的收獲是「我不用在乎自己能不能成為誰誰誰」(畢竟Dell創業時才18歲,我都幾歲了XD)反而更應專注在自己的成長,能不能讓帶舊的自己轉型成新的自己更重要!

   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大家看,有一些概念很發人省思,像是他很早就發現若要讓公司更上層樓,就需要適時讓「更懂管理」的人進到公司來合作以及能把公司從A點帶到B點的人,不代表他能再把公司從B點帶去C點…在團隊建立時也需要思考這些面向才是。

  • 在工作中創造心理安全感

    心理安全感的工作場域

    前陣子作者Amy C.  Edmondson訪台,掀起了一陣心理安全感的旋風,剛好這篇訪談就在討論工作場域中的「安全感」,職場上的心理安全感,是一種「Climate」,應該說是一種「氛圍」,什麼是充滿「安全感」的職場氛圍?作者舉了幾個例子:

    樂於分享、不怕犯錯

    什麼是更好的團隊?

    更好的團隊是犯錯少的團隊嗎?Amy 指出在研究中,她本來以為高效能的團隊是犯錯最少的團隊,結果其實不然,反而是「樂意討論錯誤」的這件事,讓團隊表現更加傑出。

    用「好奇心」面對歧異

    在影片的最後,主持人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,在現在這個二元世界,要如何展開對話?作者的回答是

    透過「好奇心」來展開對話

    很喜歡這樣的回答,如果大家都能透過好奇心(不是同理心喔!)去看對方用什麼觀點來看這個世界,對話的可能性也就跑出來了~

    好書介紹:心理安全感的力量: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!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952358

Back to top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