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涼好讀書

記得你是誰-哈佛的最後一堂課part I

哈佛的最後一堂課

悠久的最後一堂課傳統

哈佛大學的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,教授不上課不考試而是向學生分享一些自己的心路歷程,也許是一些生命中的奇特旅程,也許是向學生說出一些人生建議,這樣的一堂課,沒有分數沒有輸贏(想想能進哈佛要嬴多少人?)只有滿滿的感受,作者在哈佛商學院就讀期間也聽了很多這樣的演講,所以她收集了15個窺見人生百態的故事,集結成這一本書。就算進不了哈佛,看看哈佛教授的人生經驗,也能得到非常多的啟發。這本書再把15篇分做4個不同主題:

  1. 開拓視野
  2. 管理自我
  3. 領導他人
  4. 建立原則

接下來,我想找幾篇來紀錄自己的心得(這樣就不用分15篇了)

1. 翟庫馬教授:體會生命最脆弱的一刻

翟庫馬教授熱愛登山,尤其是高難度的登山像是喜馬拉雅山,除了念書的時間,他就是在登山磨練自己,他的分享就是一次瀕死的經驗讓他體會生命最脆弱的一刻;我自己雖然只是郊山等級的小咖,但也登過台灣的幾座百岳,每次揹著重裝備登山都是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時候,每次出發前的雄心壯志(要好好看風景,好好拍照)總是因為自己的體力不夠,最後只能集中思緒在眼前的那一步路,不敢去想後面還是幾千幾萬步。有一年跟朋友去登合歡北西峰,我參加的是北峰段,另一群是登完北峰再單攻西峰再回北峰才能下山,那天因為一出發沒有調好氣息再加上有點高山症,整段路非常辛苦。更想不到的是另一群朋友因為錯估形勢,時程大落後,只揹一天口糧及簡單的照明讓他們一路險象環生,幸好遇到同路的山友陪著,整團人花成幾小隊,清晨4點就出發的他們到晚上8點才回到登山口。更難想像的是,在自己安穩在松雪樓看著日出時,傳來奇萊山的山難消息,而命運捉弄人到什麼程度呢?那個罹難者竟是我的大學同學。而翟庫馬教授的結局一樣是命運捉弄,最後不幸在厄瓜多爾山間罹難,得年53歲。

2. 雷波特教授:有時,人生就像是場荒謬的考試

雷波特教授不但是哈佛教授,自己也是哈佛校友,他分享自己在大學期間修了一門動物學,期末考辦在淒風苦雨的冬天裡的大會堂(因為助教怕熱,還故意讓大門敞開,冷風冷雨一直灌入會場),考試方式是拿出一隻用布袋套住只露出兩隻腳跟1小截羽毛的動物標本,放在台前,不能摸不能打開布袋,就要大家寫出這隻動物的屬性等相關資料…。結果有同學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,就跑出了會堂…

看到這段覺得很有趣,在大學時如果遇到這種情形應該也無法承受,但出社會10來年後再來看這段,也有些不同的感想,自己在當member時,被主管交辦比較研究型的商業分析題,常常覺得主管很過份(呃…)也想回一句「哪有這種assignment啊?」後來也就慢慢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式,換到現在要交辦工作給member時,也常聽到member回:「我不知道去哪找資料」或是最後告訴我:「我無法承受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工作,我覺得我不適合…(哭著說要離職)」

雷波特教授的建議:具備堅定的信心,在人生旅途中常常需在欠缺足夠資訊的情形下要做決策,甚至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做出決定,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(或中心思想)真的很容易走叉路。

Related Articles

Back to top button